7月1日起,上海市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各种垃圾分类的神曲、神段子层出不穷,每天去倒垃圾时总要被问,你是什么垃圾?
——“老板,今天我真的不能加班了。”“为什么?”“回去晚了就赶不上垃圾房的开放时间了!”
——“喝奶茶吗?”“不喝”“吃小龙虾吗?”“不吃”“减肥?”“没有,这样就可以不分垃圾了!”
垃圾分类好不好?当然好!保护环境,还能废物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感喷薄而出。
其实早在唐朝,就有少数人在成堆的垃圾中发现了无限商机,曾经的西市第一大富商窦乂就是最有名的代表。窦乂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传奇小说《窦乂》中,在咱大唐西市博物馆中,尚有一块窦乂的墓志铭,上面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
窦乂故事
收集垃圾赚到第一桶金
窦乂13岁那年,亲戚张敬立从安州卸任回长安,带给甥侄十几双丝面布鞋作为礼物,窦乂得到的是一双太大且无法穿的鞋,他并未沮丧,拜谢张敬立之后,拿到长安西市卖了500文钱,五月的长安城,榆钱黄熟,满城飞落,成为垃圾,窦乂用这500文钱到铁匠铺买了两把铁锸,扫聚了一斛榆钱种子,然后在祠堂后院的荒地上用铁锸开荒,并整理了四五十条土垄,将这些榆钱种子种在土垄上。
后来长出不少榆树苗,第二年秋天,他砍下部分榆树,把榆树枝挑到柴火市场去卖,此后连续几年,都卖树枝,第五年,他砍下较粗的榆树,卖给别人做屋椽、造车,大赚了一笔,这也成为窦乂的“第一桶金”,收废鞋制作合成燃料,有了钱的窦乂想让钱生钱,就雇人将所买的青麻布缝制成小布袋子,又买了几百双麻鞋存在宗祠里,他到街道上召集来一大帮小孩,让小孩拿着小布袋子去城里四处捡槐树籽,很快就收集到几车槐树籽,接着,他让这些小孩到四处去放出风声,“以旧换新,三双破旧麻鞋可以换一双新麻鞋,想换的赶快到窦家宗祠去!”很快,就换得1000多双旧麻鞋,然后,窦乂雇人将旧麻鞋剪成碎片,和槐树籽、油锭、碎瓦片,混合在一起捣烂成糊糊状,再制作成宽3寸、长3尺的长棒“法烛”万余根,用“法烛”烧饭,火力比柴火要强很多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六月,长安城里大雨不断,柴火价格一路攀升,很多人拿着钱也买不到柴火,窦乂的“法烛”成了抢手货,就这样,依靠着不断废物回收利用,他从一个单干户,变成雇佣别人劳动的企业家了。
窦乂买坑
当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
是“窦乂买坑”的故事
长安西市坪行南边,有十余亩地势低洼的土地,这里是酒楼饭馆污水汇聚之所,窦乂用很低的价格把它买下来,他在该地中间竖一根木杆,其上挂了一面旗幡,周边设立六七个小摊位,用来作煎饼、小团子等吃食,他招募孩子们来这里投掷瓦砾等废料,凡是打中旗幡的,便奖励煎饼、团子,不到一个月,长安城内的儿童争相而来,投掷的瓦砾填满了这块低洼地,窦乂便在这十余亩土地上建造了二十多间店铺,因为周边都是酒楼饭馆,店面全部租赁出去了,每天可收几千钱租金,这个地方后来得名“窦家店”,成了繁华市区。
怎样?看见商机了吗?9月1日起,大西安也将进入垃圾分类时代垃圾到底怎么分,难吗?提前做好功课,来临之时才不慌——一张图看懂西安垃圾分类
实际上,垃圾四色分类也不是四堵墙,将每种之间的界限隔死,不可能有分类大全名单,囊括形形色色奇形怪状垃圾,在执行中还是要遵循大的规定,要求大的方向清楚。
垃圾分类可以从概念和如何处理上区分,比如厨余垃圾,与厨房有关就是厨余垃圾,有下端体系来支撑可以再利用的,就是可回收物,电池、灯泡、温度计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是有害垃圾,无法分清的都属于其他垃圾。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6450号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