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产政策

聚焦全国两会·履职尽责进行时 | 保障文旅持续繁荣 筑基文化强国建

来源:文旅中国    发布时间:2024-03-12 08:57:12    阅读次数:

健全法规政策体系 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

文化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关建议提案。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主委、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带来了《关于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她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持续有效推进,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一方面主要适用特定保护对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覆盖面不够,另一方面,关于保护对象认定公布、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等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保护工作实际。

为此,王学锋建议,尽快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推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立法,明确保护对象认定公布的标准与流程、保护规划编制审批与组织实施相关要求等。结合立法工作,从国家层面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建议,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同级别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平等对待。他说,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6565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2175家,占比超过30%,获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96家。非国有博物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不仅类别丰富多样、体制多元、机制灵活,并且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同时,也重视办馆质量的提升。

吕建中认为,对同等级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实现平等对待,能够激发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积极性,并激励非国有博物馆着力提升办馆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他建议,一是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和条例,对三级以上的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方面实现平等对待;二是制定出台《博物馆法》,明确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平等对待;三是从制度和法律上明确规定对非国有博物馆运用考评成果、政府购买服务的扶持政策和专项财政补贴。

随着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旅游从陆地游向海上游拓展,出现了冲浪、帆船、海钓等一批与体育、渔业融合创新的海上旅游新业态。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陈盈盈在《关于加快海上旅游新业态立法工作的建议》中提出,针对海上旅游新业态的监管,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虽然明确高风险旅游项目应当依法取得经营许可,并由负责许可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但由于缺少具体法规细则,暴露出监管存在模糊地带、运营不够安全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陈盈盈表示,目前国内对海上旅游新业态的监管,主要依靠基层探索来推进,比如海南、山东、深圳等地出台地方性监管条例,各地标准不一。考虑到这些新业态发展的必要性和监管的迫切性,建议国家层面通过立法明确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手段,推动海上旅游新业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建议,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延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功能和内容,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升级;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均经费预算制度,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专项扶持和奖励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随着旅游业快速恢复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代表委员的视线。近几年,东北地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服务开发,冰雪游和边境游红火起来。以吉林省为例,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旅游公路通行能力、通信网络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公路沿线的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平台、旅游基站等服务设施不足,难以满足自驾游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建议,加强G331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最美旅游边境线。

强化队伍建设 激发文旅人才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文化和旅游人才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情况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国瓷陶艺书画院院长王一君建议,扩大非遗保护项目一线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首先,推动学校、企业与手艺人之间的合作,由特色高校牵头,引进传统手艺人担任校外导师,建立健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不断加强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让企业实体与传承项目相匹配,使相关传承脱离单纯的技艺传承,继续肩负起非遗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新、扩大非遗传承项目影响力度、创造更多社会活力等多项责任。”王一君说。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苗洁的提案则关注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问题。苗洁认为,国有文艺院团职工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引进人才困难,呈现“青黄不接”状态,制约了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由此,苗洁建议,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包括解决国有文艺院团“五险一金”等经济负担,进一步提升对艺术人才的待遇;加大对演艺行业艺术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在人才项目中针对文化艺术领域特点降低学历学位要求,重点突出专业技术职称和实际能力;设立优秀艺术人才扶持专项基金,建立“拴心留人”的人才保障机制和成才环境;加大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艺术人才梯队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京剧院副院长周利今年的提案之一关注“完善学校设立戏曲教育专业推动戏曲美育教育”。她认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戏曲美育课程面临师资紧缺、教材匮乏、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备等问题,导致各省市尤其是基层对戏曲美育的推动不平衡,绝大多数学校处于“悬空”状态。周利建议,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艺术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戏曲教育专业,并为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开展双向培训,满足各省市学校戏曲教学师资的需求。设置戏剧(含戏曲)学科,完善专业教师配置和经费保障。推行大中小学戏曲师资一体化研究培养制度。二是完善戏曲教育体系。研究编制课程教材,科学统筹学段设置,进一步强化多学科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正高级教师马丹在工作中发现,近年来,不少旅游专业中职学校都在推行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但由于面临高考升学压力等原因,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时间难以保证,这就造成不少旅游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太热心,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大量教师下企业顶岗学习时间只能在寒暑假,造成企业人员不好安排。马丹建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举措,协调好各方利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让师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推进文化数字化 赋能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文化数字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化资源数字化、产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长期从事大型文旅企业管理的吕建中认为,通过数字化能够将文化更好地进行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动人工智能、XR元宇宙、大数据、区块链、5G/6G等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可以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文化体验及产业模式,发展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他建议,建立国家级数据开放平台,整合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的数据资源,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计划,有序、安全、合规地开放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科研机构等公共机构的数据资源,明确公共数据的开放范围、标准和流程,确保个人隐私安全、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

“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化和便民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力。目前依然存在数字化建设全局性思维不足、法律政策与宏观管理滞后、数字化平台共建共享水平较低、数字化资源供给主体较为单一、数字化治理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和数字文化领域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图书馆馆长李燕锋建议,加强全局性思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顶层设计,包括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完善法律条文;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构建多元化参与的数字资源供给体系;协同探索优质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对接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与群众需求。

近几年,湖北省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馆建设、数字文化驿站提档升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管理平台运行、“湖北文旅公服云”创建等工作富有成效。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杨俊建议,持续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艺与科技深度融合,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文艺表现形式,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拓宽文艺传播渠道。在国家层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国性的文艺资源共享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作品展示、交流和交易平台,同时实时监测文艺市场的动态变化。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6450号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86-29-883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