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穿越长安,长安贯穿古今。作为十三朝古都和古丝绸之路起点,古都西安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为积极助力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西安市轨道集团联合省、市文物局,从5月22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铁遇见博物馆”大型主题策展活动,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地铁车站,贴近市民日常生活,不断擦亮魅力地铁、魅力古都的独特品牌。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环球人物》杂志刊发文章《吕建中:丝路阳光,无问西东》,讲述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与他的丝路故事。
5月10日,国家图书馆与大唐西市集团暨大唐西市集团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签约标志着各方将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突破、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海南自贸港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大会23日在海口举办,国家南海文博产业园(以下简称“文博园”)在大会上签约,标志国家级文博园项目正式落地海口。
近日,中国科学院旗下《互联网周刊》联合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2年《区块链应用服务商分类排行》,共包括区块链应用TOP50、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TOP30、区块链安全/数据服务TOP20三个子榜单。
吕建中认为,应通过更加精准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法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民营资本自由进出流转机制;加大民营资本引导支持力度;强化效果研判,提升民营资本风险防控能力。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提及今年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他说,各级政府始终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然而,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更多的困难。为此,他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认为,应通过更加精准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法律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助力文旅复苏 点亮诗和远方”主题,全国两会期间,云南日报联合陕西日报等5家媒体,就相关话题发起联合报道。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
2月27日至3月2日,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主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在MWC的“走进元宇宙”分论坛上,中兴通讯副总裁宋世杰、技术发言人屠嘉顺针对元宇宙话题展开了探讨,分享了中兴通讯在该领域的展望与创新实践。中兴通讯表示,可以通过元宇宙让全世界了解文化古都长安乃至中国。
站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大厅,车辙遗迹、房屋墙基和厚重的古墙……每一个穿越千年的古迹都在向游客讲述着大唐的繁盛。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至今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730余万人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天,2023年正式进入了三月份,这也意味着今年还剩下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一个新生命就会诞生;十个月,大唐西市定会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从榆林的厂矿到安康的乡间,从宝鸡的密林到渭南的农田,从乡村中学的篮球场到大唐西市的繁华街头……这场跨越秋、冬、春、夏,覆盖全省乡村、社区的三人篮球联赛终于在球员们用力的拥抱和不舍的泪水中落下帷幕。
微观中国方圆,品鉴华夏古钱。钱币历来是财富的象征,承载着传统经济文化,凝萃着历史朝代的更迭。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收藏氛围浓厚,钱币收藏更是受到广大藏友的青睐。
“古都迎峰会 丝路谱华章”“喜迎峰会 做好客有礼西安人”,连日来,在西安街头许多公交车站、出租车以及道路两旁的宣传海报上,可以看到各类喜迎中国—中亚峰会的标语,不少地方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宣传片,欢迎前来参会的各方客人,浓厚的喜庆氛围弥漫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28岁的吴晨曦是一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博士毕业后回国去外交部工作,然后在吉尔吉斯斯坦驻华使馆担任大使。
5月11日,市民游客“打卡”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遗址类博物馆,馆藏文物两万余件,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还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以及建筑类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唐代贸易往来的盛况,更在默默讲述着无比光辉的“丝路故事”。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给来自中亚五国的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9日起,华商报记者带着五位留学生逛博物馆,寻找和感受西安的“中亚印象”。
中国自古就有“盛世集藏兴”的传统。这个“五一”假期,不少市民扶老携幼一起走出家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体验惬意假日的同时,在西安也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来到相关旅游景点附近设立的“跳蚤”市场地摊,利用自己的所学,用一双慧眼,在众多的旧货中玩起了“淘宝”,体验捡漏乐趣的同时,让这个假期充满了文化情趣。
4月25日上午,西安市2023“西安因你而美·文明旅游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暨莲湖区美好生活节启动仪式,在大唐西市金市广场盛大启幕。
4月20日,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暨新时代十年陕西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展在西安举办。省政府副秘书长贾锋,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侯社教出席启动仪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迎波主持活动。
昨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外大学生丝路文化体验活动在大唐西市成功举办。
2023年4月9日上午,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走遍中国》大型系列写生活动启动仪式暨宣传“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采风写生走进陕西的活动在隋唐丝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启动。
4月6日,“墨彩山河——2023王昌楷艺术作品展”在西安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展出。此次展出王昌楷及其学生徐麟水墨画作品25幅,油画18幅。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6月1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2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财税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企业,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助力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自2021年1月《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展业目录》发布以来,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逐步吸引了许多文化艺术品经营企业入驻海南,文物艺术品市场日渐繁荣。2021年1月-10月,海南临时进出境审核文物数量达去年全年总量的5倍。这是海南日报记者从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获悉的。